产品描述
声明:本文内容均有权威信源,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撰写,相关信源在文章结尾和文中截图
联合国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组织,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财政支出,以维持全球和平、应对人道主义危机、促进国际合作。
这些支出并不会凭空出现,而是依赖193个成员国的会费,会费的多少,与各国的经济实力、国际地位密切相关。
在全球三大国,中国、美国、俄罗斯的会费缴纳情况上,却出现了令人深思的对比。
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去年向联合国缴纳32亿人民币的会费,全额到账,无任何拖欠,俄罗斯尽管受到经济制裁和战争压力,依然缴纳了3.5亿人民币。
但令人瞠目结舌的是,美国这个全球经济的领头羊,承担着22%的联合国预算,却长期拖欠,甚至累计欠费高达28亿美元!
联合国的会费机制并非随机决定,而是基于一套严格的计算方式,按照惯例,会员国的缴费义务根据国内生产总值、国民总收入、人均收入以及人口规模等因素计算。
并每三年调整一次,以确保各国缴费水平能与其经济承担接受的能力相匹配,理论上经济越强的国家,缴纳的会费比例就越高,但这一规则在真实的操作中,却引发了全世界内的诸多争议。
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的增长迅猛,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缴费比例随之从2009年的2.67%增长至2023年的15.25%,上涨近6倍。
相较之下俄罗斯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幅度较小,加之其近年来面临的西方经济制裁、以及乌克兰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,导致其联合国会费占比逐步下滑,目前仅占总预算的一小部分。
但更令人关注的,是“缴费上限22%”的规则,根据联合国的相关规定,任何国家的缴费比例不允许超出22%。
这一限制是为避免某个国家在财政上对联合国形成绝对控制,并借此对联合国的决策施加过度影响。
对于各国而言,缴纳会费并非仅仅是一项财政义务,更关乎其国际形象、外交信誉以及在联合国事务中的话语权。
中国的缴费增长,正是其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标志;俄罗斯的下降,反映了其经济受限的现状;而美国长期拖欠,则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。
在缴费比例已经确立的情况下,理论上美国应当履行其作为全球第一经济体的责任,按时缴纳会费。
现实却是美国慢慢的变成了联合国最大的“老赖”,自1986年起美国便慢慢的出现会费拖欠情况,并且这一行为逐步升级,影响了联合国的财政状况和运营能力。
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,理论上应当是联合国最可靠的财政支柱,自1986年起美国就开始频繁拖欠会费,这一行为不光持续至今,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。
数据显示1995年美国累计拖欠会费14亿美元,2021年这一数字增加至6亿美元。
2024年初拖欠金额更是高达28亿美元,占联合国所有欠款的近70%,作为全球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,美国真的无力支付这笔费用,还是另有隐情?
从财政角度来看,美国的债务危机早已不容忽视,截至2024年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5万亿美元,政府财政赤字屡创新高。
但即便如此,美国每年仍能向乌克兰等盟友提供巨额军事与经济援助,为何唯独对联合国会费表现出如此敷衍的态度?
事实上美国的拖欠行为远非单纯的财政问题,而更像是一种政治手段,通过拖欠会费,美国实际上在向联合国施加压力。
试图影响其政策走向,使其在核心问题上更符合美国利益,例如在巴以问题上,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,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动用否决权,阻止针对以色列的谴责决议。
而在联合国其他涉及人权、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、贸易规则等议题上,美国也频繁利用财政影响力,施加外交压力。
拖欠会费正是美国博弈的一部分,就是想让联合国在决策过程中更“顺从”自己的立场,除此之外美国的国内政治斗争也是其长期拖欠会费的重要因素。
近年来美国政府内部在外交预算上的争议不断升温,尤其是在共和党和之间,关于是否削减对联合国的财政支持,分歧日益加深。
共和党一贯认为,美国对联合国的财政贡献过高,但在组织内却无法享有与之匹配的投票权,这导致部分保守派政客主张减少乃至终止对联合国的资金支持。
相反则相对倾向于国际合作,但在面对国内财政赤字和党派博弈时,也往往无力推动按时缴纳会费的政策。
但美国似乎并不在意,那么联合国是否会采取更强硬的措施,向美国施加更大的压力?
美国长期拖欠联合国会费,已经严重影响了联合国的正常运作,导致该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困境。
由于财政紧张,联合国被迫采取了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措施,以确保其基本职能不至于瘫痪。
2023年底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因关闭了四周,自动扶梯停运,照明与暖气供应减少,甚至部分工作人员的薪资也遭到削减。
秘书处表示如果财政状况持续恶化,联合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面临更为严重的运营挑战。
为了应对美国的拖欠问题,联合国不得不调整资金分配方案,减少各类项目的投入。
例如维和行动经费被大幅削减,部分地区的维和部队因经费不足而被迫缩编,影响了当地的安全形势。
与此同时人道主义救援项目也因资金不足而面临困境,联合国难以为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地区提供及时的物资支持。
此外环境治理、难民安置以及全球疾病防控等重要议题的预算也受到压缩,影响了全世界内的发展与稳定。
联合国并未对美国的拖欠行为坐视不管,而是多次向其施压,要求其尽快履行缴费义务。
联合国大会制定了一项针对长期欠费国家的惩罚措施,即连续两年未缴清会费的国家将失去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权。
这一决定无疑是对美国的直接警告,如果美国不尽快缴清欠款,其在联合国的决策影响力将被削弱,尽管联合国采取了诸多措施,但美国仍未表现出积极的还款意愿。
在联合国会费缴纳问题上,中国展现了极高的国际责任感,2023年中国向联合国缴纳了4.46亿美元(约合32亿人民币)。
按时履行了财政义务,并在近十五年内将缴费比例从2.67%提升至15.25%,成为联合国的第二大会费贡献国。
中国的这一举措不但确保了联合国的基本财政运作,也增强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。
尽管俄罗斯经济承压,其仍然按时缴纳了3.5亿人民币的联合国会费,履行了作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基本责任。
而且中国也通过联合国平台,积极推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治理、反恐合作、全球贫困治理等议题,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风范,中国的积极态度,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美国的拖欠行为不只影响了联合国的财政稳定,也削弱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,随着美国在联合国内部的影响力下降,更多国家开始关注并支持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。
美国那高额债务、财政赤字以及国内党派纷争,使得其在全球治理中的投入力度显而易见地下降,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,为其履行国际责任提供了稳定的支撑。
在中美经济会议上,美国已经多次向中国示好,寻求更多的经济合作,这表明美国自身经济面临巨大挑战,而中国则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逐渐重要的角色。
联合国的会费不只是一项财政责任,也是一种国际道义的体现,中国按时缴费,展现大国担当;俄罗斯经济承压,依然履行义务,美国拖欠不交,国际信誉大幅下降。
这些不同的态度让全世界看出了当今世界的权力格局变化,全球治理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游戏,联合国的存在是为了让国际社会共同协作、共同发展。
如果美国继续拖欠会费,甚至试图以此作为政治手段,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削弱,而中国的稳定增长,展现了新兴大国的国际担当。
北京商报所发布《美国欠联合国大量的会费和维和摊款,其中会费超过10亿美元,维和摊款超过14亿美元,外交部回应》